来源: 阅读: 2,696 次
有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药材和中成药出口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一季度中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量接近3.3万吨,同比增长10.3%;出口金额18.8亿元,同比增长3.2%。但与保持增长的出口量相反的是,同期68家上市中药公司中,有58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因此从整体来看,2020年中药企业的业绩情况并不十分乐观。
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抓住以下3点
实际上,由于近年来我国医改开始更加深入、细致的执行,医药行业正逐渐开始受到多方面影响。尤其对中医药企业而言,因为受系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不少知名品种和企业纷纷遭遇危机。在此背景下,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声开始在业内日渐高涨。但对中药药企来说,在转型升级这场长跑比赛中,大多数企业都还只是新手。未来,如何在政策管控持续加强下,充分发挥中药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是中药企业发展路程上的一大挑战。
强强联手,转型拓展其它领域
近年来,随着医改对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临床控费、重点监控、西医不能开中药等政策,在防止中成药滥用的同时,也加大了中药企业业绩压力。在此背景下,很多知名药企、龙头企业,或选择与国企强强联手,或转型拓展生物制药、工业大麻等多个领域。
如国内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之一的红日药业,在2018年7月就携手兰州佛慈制药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渭源县共建中药精制饮片及配方颗粒项目。近日,两家药企共建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开工已在甘肃省开工。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年处理中药材可达3000吨,年产值可达10亿元。
除了强强联手,选择拓展其它领域的中药企业也不少。以工业大麻为例,去年2月28日,龙津药业就发布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500万元增资云南牧亚农业,并取得其51%股权。据了解,牧亚农业主要业务就是规模化种植工业大麻,其于2016年初次取得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而在12月,紫鑫药业也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人民政府、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订了《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将在工业大麻全产业链发展进行合作。
加强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效能和质量
随着大健康战略的推进,以及人们老龄化加剧,健康保健意识增强,消费水平升级,传统中药产业扩大产能和技术升级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笔者发现近年来不少药企都在计划或推进智能制造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
例如,有药企就引进了一款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来提升生产效能和质量。该项目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产供销一体化管控体系,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产品质量数字化追溯。据该药企车间的工作人员描述,投料之后工作人员只需要设置温度、时间、水量、压力等参数,并且实时观测就可以。与原有生产车间相比,该智能化车间产能提升了10倍,可实现年加工药材3700吨,成品产值能达到30亿元左右。
此外,还有企业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年产4340吨原料药和6亿粒中药提取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公司将尽快推进该项目的投产。
从以上可以明显发现,智能制造对于中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助推传统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效能和质量。未来,随着中药企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或将助力中药走向更宽广的国际舞台。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事实上,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转型升级也同样如此。从数据来看,我国这些年共培养了200多万的中医药人才,但与目前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比重相对较小。因此,要通过国内医学院校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更要改革当前培养人才的方法,使人才的素质更符合专业需求。
药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如亚宝药业就采取了两种培养办法,一种是内部培养,另一种是外部引进。在内部培养中,其组建了内训师,根据工作需要给员工进行讲授,每个员工每年都要保持一百到二百学时。对中层干部和表现亮眼的员工,还让他们到中医药大学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再回到工作岗位。
除此之外,加快实施高校定向招生计划、中医名师传承计划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免费培养计划;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探索建立中医药人才专家库,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咨询、业务指导,构建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等,也是很多药企正在尝试的方法。
总的来说,吸引人才加入,提高整体员工素质,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公司才能不断地创新、提升质量、加强管理,并且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药品来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