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阅读: 3,461 次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耕种场面,6台大拖拉机70多人,选苗插秧,忙的热火朝天,干的争先恐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日前,武川县得胜沟乡大顺城村民张大女一见到我们,就滔滔不绝地讲述她参加黄芪种植的场景。在大顺城村中药材种植基地,6台播种机在大型拖拉机的牵引下,同时进行黄芪播种作业,每台播种机上,有12名村民在紧张有序地忙碌,憧憬丰收的喜悦写在他们满是汗珠的脸上。
今年以来,武川县得胜沟乡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观光产业,不断强“根”固“本”,涵养“造血”能力,联合8个行政村,成立了武川县创园惠众专业合作社,在大顺城村发展黄芪种植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黄芪2000亩,用产业作曲,唱响了脱贫攻坚之歌,筑牢脱贫致富之本,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党建赋能,唱响脱贫攻坚之歌
近年来,武川县得胜沟乡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新模式,构建党组织抓产业、村干部领产业、党员促产业、农户有产业的格局,实现组织建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得胜沟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村民们以前也种过多种中药材,由于组织化程度低,村民零散种植的中药材一直不成规模,再加上管理粗放、价格低、交通不便,种出来的药材卖不出去,极大地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得胜沟乡乡长李冬生介绍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就是产业,要想实现脱贫,群众增收是关键,壮大产业是前提。今年乡政府联合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建立了利益链接,所产中药材全部由药材公司以订单收购,保证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各村党支部整合力量,组建成集体经济联合体,确立了‘党组织引领,劣势变优势、优势变产业、产业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经济收入’的‘党建+’发展思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武川县得胜沟乡通过党组织与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联手,和农户建立利益链接的“后山乡情”模式,探索“党建+公司+产业+农户”发展之路,让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形成了党建与扶贫交相辉映的良好格局。
组织有力,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一两个农户的单打独斗,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一两个村的小规模种植,也很难与日趋完善的规模化经济抗衡,只有各个村联合起来,‘抱团’发展,才能真正走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困境,才能真正带领村民走上振兴之路。”武川县创园惠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有亮说。“这次乡党委联合通用药材公司,经村‘两委’与村民共商,达成共识,决定走特色产业之路,用土地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形成了‘党建引领、组织协调、村民参与’的格局,有效提高了扶贫效果,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通过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降低了村民投入和经营风险,提高集约化种植和统购统销水平,促进农户增收。”得胜沟乡大顺城村委会主任张永栓说,“要让农户有收入、得实惠,同时提升村民的劳动技能,才能增强他们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坚定他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合作社吸收了很多人打工就业,让我们贫困户在取得流转土地收入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增收创收的渠道,有效提高了贫困家庭的收入。”大顺城村贫困户赵培军说,“这次在我们村建立药材种植基地,我守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往后我家又多了一项收入,我觉得,好日子离我家越来越近了,这几年,县委政府对我们这些贫困人口很关心,对我们帮扶很大,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