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阅读: 3,182 次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大会上,我省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并举,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
“若干措施”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全面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大种子种苗选优提纯、统繁统供力度,普及应用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当归等11个大宗道地药材绿色有机示范基地。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全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全参与、城乡居民全覆盖、生命周期全服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2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所有综合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妇幼、疾控和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到2025年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50%以上
做优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全面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大种子种苗选优提纯、统繁统供力度,普及应用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当归等11个大宗道地药材绿色有机示范基地。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做强中药精深化加工。打造中药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中药龙头加工企业,培育一批中药企业集团,提升一批中药骨干企业,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培育2至3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中药加工企业。培育陇药大品种大品牌,到2025年打造20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15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特色品种。推动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提升6大中医药产业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辐射带动全省中药加工集约化发展,到2025年,全省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要素基本完备,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做大中药材市场化流通。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提升中药材仓储能力,支持定西、陇南等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30万吨,2025年达到160万吨。完善中药材市场体系,打造陇西县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快岷县当归城、渭源县会川、宕昌县哈达铺3个主产区市场发展,建设临洮县等10个产地市场。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交易额达到300亿元,2025年达到540亿元。加快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打造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培育网货品牌。到2022年力争全省中药材网上交易额达到100亿元,2025年达到160亿元。
做活“中医药+”新业态。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依托甘肃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重点建设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国际中医药旅游目的地。推广药膳食疗,开展药食同源生产经营试点,发挥当归、党参、黄芪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养生保健用品。壮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培育中医养生保健集团或连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中医药参与重离子治疗肿瘤,促进中医药保健器械(具)、中药日化产品、中兽药、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
到2025年建成50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全参与、城乡居民全覆盖、生命周期全服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2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所有综合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妇幼、疾控和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优化中医机构服务模式,重点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组建中医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和医疗共同体。深入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
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实施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工程,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藏药浴等中医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到2025年,全省建成50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筛选发布5至1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4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3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中医药促进健康甘肃行动,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到2025年,创建2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3个省级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85%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在其他医院推广中医康复技术。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西医协作攻关工程,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形成并推广10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到2025年造就10名知名中医药创新领军人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突出中医药办学特色,扩大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规模。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支持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设立中医药本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中医药专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中高职院校转型为中医药职业教育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组织实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实施“十百千万”陇原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科研合作、学科联建、柔性引进、项目带动,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到2025年,培养造就10名全国知名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建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读经典、多临床、拜名师”活动,选拔树立100名陇原名中医。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健全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的师承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培养1000名师承教育继承人。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全员培训工程,完善我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细则,加大中医(专长)医师培训力度,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培养10000名掌握中医技术的实用技能人才。
建立突出中医特色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统筹用好中医药、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奖励、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农机具研发应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新技术示范推广、中药材保险补贴、产地初加工、中药精深加工以及中医药协同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研发团队、企业及个人奖励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完善价格及医保政策。建立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对中医特色项目调整进行适当倾斜,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药及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城乡居民分级诊疗按病种付费,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
下一篇:村企齐绽放,装点基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