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业委员会官网! 免费注册
2024年12月22日
关注官方微信

>三年种植万亩中药材 千年古镇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径

三年种植万亩中药材 千年古镇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径

来源: 阅读: 3,380 次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药材种植,镇政府前几年号召,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5亩柴胡。现在看来,种植中药材的经济收益确实不错,平均每年增收一万块钱左右不成问题。”10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河村村民李广胜说。

2017年,绵山镇党委、政府主导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典型引领、保底价回收等多项措施兜底,该镇道地药材种植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快速增至现在的1万亩,成功破解了种玉米“十有六七”受制于天旱的难题,为留守村民找到增收新路径。

c83d70cf3bc79f3da3c69be4136ebe16738b2911
绵山镇镇长宋建国(图右)与刘清安在田间地头调研道地药材产量和质量。 陆祁国 摄

绵山镇因南部山峦绵山而得名,史料记载至少有2500年历史,系中国清明寒食的古老发源地。此前,该镇很多留守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种植玉米。但是,由于该镇干旱天气较多,玉米产量不稳,留守村民增收遭遇瓶颈。为此,如何为留守村民寻找增收新路径,成了摆在绵山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2017年,我们锁定了发展中药材种植这个增收项目。”绵山镇镇长宋建国介绍,绵山镇土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且冬夏温差较大,非常适宜种植中药材。

绵山镇党委、政府做各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村干部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随后,绵山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站长、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清安承担起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传授任务。迄今,他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40多次,为2000余名农民传授技术。

河村村民李广胜家里有13亩地,平时在介休市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当保安。2018年,正在家里休息的他被召集到村委会。“村干部讲完技术员讲,主要就是动员我们种植中药材。让我动心的是,介休泰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可以和我们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李广胜说,即便按照保底价销售,每亩地每年纯收入也有两千多元。加之此前一年已有部分村民种植中药材,动员会过后,他专门进行了一番考察,随后拿出5亩地种植柴胡。

“幸亏选择了种植中药材。”李广胜说,2019年,绵山镇遭遇严重旱情,玉米基本绝收,种柴胡反倒沾了光。

停下手中的活儿,李广胜简单算了一笔账:种玉米,风调雨顺的年景,每亩地每年收益大约在500元左右;种植中药材柴胡,头一年不耽误套种玉米,第三年挖出来之后销售,每亩地平均每年收益在2500元左右,而且还不耽误平时打工。如果专门种柴胡,一个男劳力打理10亩地没有问题。

相比之下,村民张建军的增收步伐迈得更大。早年中专毕业后长期从事汽车修理工作的他,前几年加盟介休泰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梅秀坤来自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不仅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还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他影响下,张建军于2018年流转土地11亩用于种植黄芩。

“黄芩的生长周期为两年。今年我的黄芩收籽240斤,能卖两万多块钱;黄芩根每亩地能卖六七千块钱;刨去所有成本,我这11亩地,两年下来至少增加纯收入六七万元。”

2017年,全镇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200亩,第二年又增加2000多亩。截至目前,全镇共有26个村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万亩。如今,绵山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增收新路径,同样也为广大留守民创造了增收新路径。

介休樊家湾农业专业合作社由当地5户社员共同组建,发起人王钦周为西靳屯村党总支书记。他告诉中新网记者,有一次,他和介休泰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梅秀坤去大郎神村,看到村子里的老人们坐了一串晒太阳、聊闲话。老人说,年龄大了,出去打工没人愿意雇用,种玉米基本上是机械耕种、机械收割,平时只能这样打发时间。

一边是留守村民打工没人用,一边是合作社种植中药材需要劳动力。王钦周遂在樊家湾自然村流转了32户村民的150亩地。如此,村民每年每亩地可以收入300元租金,每人每月为合作社打理中药材还有1500元收入,每年能干6个月。

“村民平时为合作社打理中药材,不但不影响种玉米、种谷子,一年下来每人还能增收1万元左右。”为此,很多村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然后再为合作社打工。

“目前,绵山镇建成了介休市第一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已经形成。”宋建国介绍,下一步,绵山镇党委、政府将与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深层次合作,引入工商资本,瞄准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发力,让助民增收之路再拓宽、再延伸。

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