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阅读: 5,919 次
近年来,中国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措施,与此同时,西医药也越来越接受“中医理念”。海内外医药专家建议借助政策的“东风”,挖掘下一个“青蒿素”,并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砒霜疗法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羊踯躅对神经性疼痛有镇痛作用、苍耳子能“通鼻窍”、小檗碱(黄连素)降脂降糖……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日前在惠州举行,多名海内外医学专家在会上展示的中药最新研究成果“星光熠熠”,并看好中医药未来的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认为,“一刀切”时代已经过去,精准医疗是未来方向。毫无疑问,中医也能为精准医疗作出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称,国际医学界和医药界都把医药发展目光投向中医药,此举对中国发展中医药形成“倒逼”优势,未来中医药研究应取得更多原创成果,以掌握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战略主动和领先地位。
中成药适应症的主体定义比较宽泛,不合理应用导致的医疗事故在海外时有报道。有专家认为,讲好世界语言、熟悉世界规则的中医药将绽放出更多光彩。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称,目前中药是作为治疗药,还是作为辅助用药,是否会过度用药,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确定。现代生产科学技术语言是中西医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都知道中国中药材有一万多种,数量庞大导致药材品种鉴定很困难。去年,美国要求对所有的草药从沃尔玛超市下架。如果我们不解决药材品种的鉴定问题,就会成为一个重大安全隐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提出本草基因组学研究概念,提出应建立全球最大草药DNA条形码数据库和鉴定平台。
中医在国际传播方面有影响力的品牌欠缺,而且传播实效性不够,中医药产业化也缺乏系统服务贸易模式。如何突破中医走向世界的障碍,占领学术和医疗制高点,并提高中医药话语权,成为该次会议专家讨论的焦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认为,中医药高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海内外名校留学和课程共享等教学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依托医(疗)教(育)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在引领中医教育标准的同时练就教育内功。
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称,目前该校在俄罗斯培养100多名医学人员,未来将利用新疆的医疗条件和区位优势,打造面向周边国家的国际医疗服务中心,与各国深化卫生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