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业委员会官网! 免费注册
2024年12月22日
关注官方微信

>小药材种出致富大产业

小药材种出致富大产业

来源: 阅读: 1,858 次

丰收季,秋收忙。在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二社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伴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一颗颗饱满的黄芪被挖出,工人们你捡我装。不一会儿,出土的黄芪就被统一收集起来,田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我们流转了170多户农户的土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种植了3000多亩黄芪,年均纯收入大概在1500万至2000万元。”润植丰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润才喜笑颜开。

据了解,固阳县种植黄芪已有6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高原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质量上乘的正北黄芪。目前,固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7万亩。其中,黄芪种植面积占90%以上。按照正常市场价,黄芪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高于马铃薯、葵花等传统农作物1000元左右。

中药材种植的高收益,让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黄芪种植是个技术活儿,亩均投入3500元,而且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多辛苦。”高润才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守的村民都已经五六十岁,他们没有能力自己种植黄芪。为响应政府号召,很多地方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流转了十几亩土地,流转费2000多元。还常年在润植合作社打工,负责管理工人和土地,月工资4500元,比自己种地强多了!”61岁的二社村村民燕迷高兴地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固阳黄芪逐渐得到业界认可。2017年,固阳县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称号,“固阳黄芪”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黄芪成为“北纬41度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固阳县成为内蒙古首批“药食同源”试点地区,正式开展黄芪食药两用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

从人工种植到全程机械化,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从出售原芪到销售精选切片,从药贩子上门收购到全国各地都有稳定客户,固阳县初步形成以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的黄芪产业链,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固阳县制定出台了中药材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县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黄芪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